F和Cl是地球上重要的挥发性元素。一方面,F、Cl可以随着板块俯冲进入深度地幔,降低地幔固相线,从而诱导深部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另一方面,随着地幔来源岩浆的产生,地球内部储存的F、Cl等挥发分又可以重新释放到大气圈和水圈。这种挥发分在地球表层与地球内部之间的循环过程,既可以促进地球上金属资源的富集(如增加Au、Cu等金属在岩浆中的溶解度,进而有利于金属的富集成矿),又可能对地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2022-08-29
钡(Ba)是第六周期第二主族的碱土金属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主要矿物为重晶石(BaSO4)与毒重石(BaCO3)。Ba属于大离子亲石元素,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为高度不相容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远高于地幔。Ba稳定同位素在高温和低温地质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分馏。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Ba稳定同位素已经成为了示踪地质过程的有效工具,然而已报道的对于硅酸岩样品中钡稳定同位素化学分离方法较...
2022-08-24
钾镁煌斑岩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富钾的、基性至超基性的碱性火成岩。尽管相对稀有,钾镁煌斑岩在矿床学以及地幔岩石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其分布的构造背景,我们可以将钾镁煌斑岩划分为造山型和克拉通型两类。其中,克拉通型的钾镁煌斑岩通常和金伯利岩、超镁铁质煌斑岩在空间上相共生,指示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成因联系。由于金伯利岩和超镁铁质煌斑岩的岩浆富含CO2,它们的地幔源区被解释为有俯冲至深...
2022-08-24
最近,“幔游”课题组陈立辉教授、王小均讲师,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刘盛遨教授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 Review, NSR)发表观点文章,对“地表的碳酸盐能否进入下地幔”这一深部碳循环话题展开讨论。 地表的碳酸盐会随着洋壳和沉积物的俯冲进入地幔。进入地幔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在上地幔分解,并通过火山喷发,以CO2的形式回到地表,从而实现地表...
2022-07-17
“幔游”课题组主要从事火成岩岩石学和地幔地球化学等地质学基础研究。我们以大陆和大洋板内玄武岩等基性岩浆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和岩相观察基础上,通过元素地球化学、放射成因同位素(如Sr、Nd、Pb、Hf)和金属稳定同位素(如Mg、Fe、Zn、Ca、Ba、K、Ti)的联合示踪,揭示幔源火山岩的成因和地幔的物质组成: 1、幔源火山岩的成因,包括岩浆的地幔源区组成、源区环境、部分熔融、岩浆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等; 2、地幔的物质组成,包括地幔端元的属性、壳幔物质循环(如深部碳循环)等。 近年来,我们开始关注月球、火星以及小行星的岩浆岩和岩浆作用。 |